分类
行业资讯

复工复产如何推进?宏观政策如何调节?——权威部门回应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热点问题

复工复产如何推进?宏观政策如何调节?——权威部门回应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热点问题

复工复产如何推进?宏观政策如何调节?在24日国新办发布会上,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信部、财政部等相关部门负责人对此作出回应。

  多地规上工业企业复工超七成 重点物资保障明显增强

  复工复产是化解疫情不利影响,保持经济社会平稳有序发展的关键。

  国家发展改革委秘书长丛亮说,目前,国家发展改革委正会同有关部门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分类有序推进企业复工复产、抓好重要物资保障。从调度数据看,目前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复工率逐步提高,浙江已超90%,江苏、山东、福建、辽宁、广东、江西等地已超70%。关系国计民生的重点领域企业正在加快复产。口罩企业产能利用率已达110%,全国粮食应急加工能力复产率超70%,煤矿产能恢复率达76%,铁路、民航、港口、水运均正常运营。

  让企业有序复工复产,做好防疫物资保障很关键。口罩、消毒用品等产能如何,能否满足需求?

  “我们已组织3批企业通过技术改造增产、扩产、转产增加供给,同时全力保障全产业链协调运行。”丛亮说,目前,30个省区市陆续新上了口罩生产线,同时还不断有新的口罩生产线投产。截至2月22日,我国口罩的日产量已经达到5477万只,近20天以来累计生产口罩5.7亿只。

  工信部数据显示,目前消毒杀菌用品生产企业复工率已超过80%。84消毒液、免洗手消毒液、医用酒精等主要消杀用品的产能和产量都能满足湖北一线乃至全国的急需。“我们正在组织电商平台和药品的批发企业进行对接,尽快在线上和各个门店提供分装、小包装的消杀用品。”工信部总工程师田玉龙说,防疫物资生产供应的跟上为企业复工复产提供了有力保障。

  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信部等相关部门表示,在继续加强疫情防控的同时,分区分级有序推动企业复工复产,使人流、物流、资金流有序转动起来。同时将视疫情防控需要继续加强政策支持,推动重点物资生产企业上下游产业链的协同复产,在优先保障湖北一线急需的同时满足复工复产和社会公众的需要。

(社会)国新办举行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发布会

  2月24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请国家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秘书长丛亮,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成员、总工程师田玉龙,财政部部长助理、党组成员欧文汉,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副部长、党组成员游钧,商务部部长助理、党组成员任鸿斌,人民银行党委委员、副行长陈雨露,介绍统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并答记者问。 

  中小企业经营仍有困难 继续加大精准帮扶

  相比较大型企业,疫情对中小企业带来的冲击更大。根据目前的监测,中小企业开工率接近30%,生产经营压力较大。

  “个别地方企业复工需要大量的审批证明材料。产业链各环节没有同步复工,也对正常生产造成影响。”田玉龙坦言,复工、用工、产业链配套、资金支撑、订单交付是当前中小企业面临的五大难处。不少中小企业资金压力较大,面临着订单不能及时交付的风险。

  稳住中小企业就意味着稳住就业、稳住供应链。出台精准举措减轻疫情对中小企业的影响很关键。

  “要尽快推动分区分级的精准复工复产,这对中小企业非常重要。”田玉龙说,中小企业分布在全国各地。一方面,要依据各地防控形势有序推进。另一方面,也要协调各级政府大力推动产业链上下游同步复工。

  相应政策也要精准到位。“疫情发生后,受影响最大的是传统服务业和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多数是中小微企业。金融部门正全力支持它们渡过难关。”人民银行副行长陈雨露说,下一步,除了普惠金融定向降准,支农、支小再贷款再贴现等加大力度外,还要加大中小微企业金融专项债券的发行力度,让商业银行有对中小微企业发放贷款的足够资金来源。

  田玉龙提出,阶段性减免企业社保费和职工医保费,缓缴住房公积金等优惠政策要落地落实,以减轻中小企业的资金压力。同时,各部门要通力合作切实解决企业实际困难,特别是各生产要素的保障、原材料的供应等。

  “还要发挥央企、国企、大型企业作用,比如订单由大型企业来带动等等,推动中小微企业尽快恢复生产运行,提高市场竞争力。”田玉龙说。

  加大宏观政策调节力度 推动经济社会平稳有序运行

  疫情不可避免会对经济社会造成较大冲击。越是在这个时候,越要用全面、辩证、长远的眼光看待我国发展,越要增强信心、坚定信心。

  发布会上,多部门有关负责人表示,疫情的冲击是短期的、总体可控的。有序恢复生产生活秩序,强化“六稳”举措,加大政策调节力度,就能够实现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

  减负、稳岗、扩就业并举,全面强化稳就业举措,是推动经济社会平稳有序运行的关键。

  人社部副部长游钧坦言,疫情给今年就业带来了一些挑战。要强化财政、金融等政策与就业政策协同联动,多渠道保障就业。

  加大援企稳岗力度,通过失业保险稳岗返还、职业培训补贴等多渠道支持企业稳定现有就业岗位;劳务输出地和输入地要精准对接,优先帮助贫困劳动力有序返岗;及时将受疫情影响的就业困难人员纳入就业援助范围,对市场上难就业的要通过公益性岗位兜底安置……游钧说,要尽最大努力帮助百姓端稳“饭碗”、端好“饭碗”,确保每一项政策有温度、贴人心、落地见效。

  加大宏观政策调节力度,是推动经济平稳有序运行的重要手段。

  “积极的财政政策将更加积极有为。”财政部部长助理欧文汉表示,要在抓好已出台财政贴息、大规模降费、缓缴税款等政策执行的同时,继续研究出台阶段性、有针对性的减税降费政策,给予受疫情影响较大行业税费优惠政策。集中使用部分中央部门存量资金统筹用于重点支出,加大转移支付力度,扩大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规模。

  陈雨露表示,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更加灵活适度,继续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近期将动态调整定向降准的政策,让更多达标的银行获得优惠政策。

  进一步丰富政策工具箱,推动更多外资企业有序复工复产,抓好重大外资项目落地,支持外贸新业态快速发展……在发布会上,商务部部长助理任鸿斌透露多项稳外贸外资的实招、硬招。

  “疫情改变不了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趋势。”丛亮说,一系列政策措施正积极对冲疫情影响,一些行业逆势增长也体现出中国经济的巨大韧性。“发展潜力和政策储备仍然充裕,有信心、有能力、也有条件保持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记者张辛欣、申铖、刘羊旸、李延霞、屈婷)

分类
行业资讯

中国抗疫进展带给世界信心:防控形势明显改观 复工复产不断推进

中国抗疫进展带给世界信心:防控形势明显改观 复工复产不断推进

全国新增确诊病例继续下降,为2月份以来最低值;除湖北以外全国新增确诊病例56 例,连续第15日下降;新增出院人数首次超过新增确诊病例……国家卫健委19日发布的统计数据中包含的这些好消息,显示出中国疫情防控向好变化的形势越来越清晰,也让因抗疫而付出巨大努力的中国人感到宽慰。经常给中国挑刺的《纽约时报》也称,政府官员及世界各地的公共卫生专家表示,这些数字表明,中国控制疫情的积极举措正在奏效。连日来聚焦疫情进展的同时,外界最关注的另一条主线是中国的复工复产情况——毕竟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急刹车”的影响是世界性的,供应链吃紧的喊声已在多个行业冒出。对此,中国也有清醒认识和紧迫感,中央已多次就有序推进复工复产做出部署。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19日就推动复工复产情况举行发布会介绍,目前,广东、江苏、上海等一些经济大省(市)规模以上的工业企业复工率超过50%。”珠三角出现节后抢人大战””北京等城市开始恢复生机””西湖景点陆续开放”……外媒关注到的这些细节也传递出中国战胜疫情、恢复社会生活的信心。

 世卫官员:趋势令人鼓舞

 根据国家卫健委19日发布的数据,18日全天,全国新增确诊病例1749例,新增治愈出院病例1824例。全国除湖北以外新增确诊病例连续两天降至两位数,18日为56 例,前一天是79例。法新社称,这是2月份以来新增病例的最低值。随着当日新增136例死亡病例,新冠肺炎疫情造成的累计死亡病例超过2000人。

 湖北省情况也有所好转。19日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卫健委新闻发言人米锋表示,18日,湖北除武汉以外地区新增治愈出院病例已连续4天大于新增确诊病例;同时2月13日至今新增确诊病例数呈显著下降,累计确诊病例数增幅趋于平缓,说明随着各项防控措施的落实和全国对口医疗支援力量的加强,湖北省疫情得到较好控制,治愈率不断提高。

 美联社称,中国新增病例继续下降,周三也是武汉开展集中大排查的最后一天,此次行动的目的是不遗漏任何出现相关症状的人。拉网式大排查19日交卷,《环球时报》记者当天在走访中看到,武汉很多小区严防严控,严格执行非特殊人员禁止出入,并通过业主群团购蔬菜等生活必需品,下沉社区的党员干部做到了入户调查摸排住户情况。但记者也了解到,截至19日18时20分左右,武昌区仍有个别街道、社区封闭设施无专人值守,有人员随意出入情况。

 “12日以后,中国新增病例稳步下降,这种情况持续将为战胜疫情带来希望。”《纽约时报》19日称,世界卫生组织卫生紧急项目负责人迈克尔·瑞安周二表示,目前中国采取的战略和战术方法是正确的,”你可以争论这些措施是否过度或者对人们有限制性,但公共健康事关重大——不仅是中国的公共健康,而且是世界上所有人的公共健康”。

 英国《卫报》的文章也承认,中国行动速度之迅速、之彻底,令所有人惊讶。中国基本上把疫情限制在一个省,为世界其他地区赢得了时间。世界医学界权威学术刊物《柳叶刀》在社论中称,大量的新冠病例正在测试中国的卫生系统。然而,中国能够在几天内为受影响的病人建造一所医院,没有其他国家能以这样的速度调动资源和人力。

 在中国19日发布疫情数据后,亚洲股市普遍反弹。法新社称,市场普遍预期新冠病毒只会对公司收益和经济增长产生短期影响。此前一天,苹果公司警告,由于疫情影响,该公司将无法实现季度营收目标,美国和欧洲市场的下跌并未延续至亚洲。不过由于中国股市最近上涨较快,19日有所回落。路透社称,随着中国新增确诊病例连续下降,人们对中国控制住疫情感到乐观,原油价格周三上涨1%。

 世卫组织应急行动司司长理查德·布伦南19日在开罗表示,”我们在短时间内取得了巨大进展……趋势非常令人鼓舞”。回答《环球时报》记者提问时,布伦南说,中国除湖北以外的新增确诊人数连续15日下降,连同这几天传来的其他一些好消息,是疫情防控向积极方向发展的趋势。尽管如此,疫情仍未到达拐点,我们不能自满。作为一种由新型病毒引发的疫情,新冠肺炎疫情的防控形势瞬息万变,全球、各地区和国家层面各主体不可掉以轻心,仍需高度警惕,通力合作。

 “世界工厂”努力重启

 全力抗疫的同时,复工复产、稳就业、稳企业也是中国面临的紧迫任务。19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举行以”有序推动各类企业复工复产和稳岗就业”为主题的发布会。国家发展改革委运行局二级巡视员唐社民介绍,有序推进复工复产是当前有效应对新冠肺炎疫情,保证经济社会平稳运行的重要举措。党中央、国务院对此高度重视,也多次部署。在各方共同努力下,复工复产已经取得了积极进展。唐社民举例说,37家重点监测的粮油加工企业已经复工36家,有色金属行业重点企业复工率达到80%,炼油行业复工率超过60%。

 《纽约时报》称,停产引发不少警告,人们担心如果这个世界最出色的制造业中心关闭时间太长,全球经济可能会受到威胁。现在,随着一些工厂轰鸣着缓慢地重新开工,重启中国制造业这个任务的艰巨性正变得清晰起来。

 台湾《联合报》关注到一个细节:从昆明发车的D4856次列车18日晚抵达广州南站,这是新春以来抵达广东的首趟外地工人返回工作岗位专车,同时也拉开珠三角抢工大战的序幕。英国《金融时报》的文章则重点关注了生产苹果手机的富士康郑州工厂复工所面临的困难,由于疫情限制了工人流动,这家苹果手机最大生产厂的全面复工仍困难重重。

 对于复工复产过程中面临的很多问题,比如返岗工人不足、交通物流不畅、产业链配套难等问题,唐社民表示,有关方面都在积极地想办法,帮助企业解决这些难题。路透社称,一场来势汹汹的肺炎疫情扰乱了中国国民经济生活轨迹,也给”稳外资、稳外贸”的既定目标带来考验。随着后续针对性政策继续加码、疫情日渐得以控制、企业全面复工,负面冲击将逐步缓解,外贸订单和外商投资计划有望下半年反弹。

 社会生活也逐步开始恢复。新加坡《联合早报》19日称,近日中国多个景区景点相继宣布将恢复开放,并针对新冠病毒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一些景点要求游客佩戴口罩参观游览等。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昨日发布消息称,西湖风景名胜区今天起将按规定有序开放已关停的公园景点,所属的露天型收费景点原则上按正常经营时间开放。美联社注意到,首都北京出现恢复生机的迹象:交通流量正在增长,有些餐馆重新开放。

 各国应理性对待

 国际社会不断对中国的抗疫努力送来支持。韩国外交部19日表示,当天向中国武汉派遣临时货机,运送由中央及地方政府、企业、公民团体等提供的救援物资;18日晚,日本东京塔再度以中国红点亮,为中日两国携手抗击疫情加油打气;伊朗德黑兰标志性建筑自由塔为中国点亮,并用汉语、英语、波斯语打出”中国加油、武汉加油”字样……

由于整体防控形势向好,菲律宾18日表示,允许菲律宾务工人员回到香港和澳门工作。目前中国除湖北以外,确诊人数明显下降,一些国家是不是也应该放松针对中国的旅行禁令?英国广播公司称,虽然世卫组织已呼吁,不建议各国实施旅游限制或贸易禁令,但仍有多国政府禁止来自中国的航班降落或禁止中国旅客入境。多名美国公共卫生学者强调,颁布旅行禁令并不一定能有效防范疫情,且已出现未到疫区却染上新冠病毒的个案。加强公共卫生疾病的检测和实施相关措施,才能提升各国防疫能力。

澳大利亚广播公司19日称,如果旅行禁令继续下去,澳各大学将面临严重的财务打击。由于新学期即将开始,一些院校80%以上的中国学生仍滞留海外。澳政府上周决定将旅行禁令至少延长至2月22日。

法新社19日称,中国常驻欧盟使团团长张明大使周二在布鲁塞尔的发布会上警告,疫情对全球经济的影响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球的应对措施,对中国采取旅行限制只会加剧恐慌。世卫组织18日也再次呼吁各方保持冷静,不要过度反应。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塞表示,应根据情况采取适当的措施。